查看完整版本: 笑林广记五十则

暗路开莫名 2024-6-22 12:51

笑林广记五十则

1. 狗父:

陆某,机智善谈。
邻家有一妇人,不苟言笑。
朋友对陆某说:“你若能说一字,逗此妇人发笑;再说一字,令此妇人骂街,我就请你吃饭。”
陆某答应,于是二人同去找那妇人。
妇人正站在门口,门外还有只狗。
陆某急走几步,来到狗跟前,扑通一声跪下了:
“爹!”
妇人一愣,随即笑了起来。
陆某又抬起头,对妇人说:
“娘!”
妇人破口大骂。

2.仙女凡身

玉帝听说人间有个大孝子董永,命七仙女下凡嫁给他。
众仙女为老七送行,嘱咐道:
“到了人间,若是再发现孝子,千万捎个信回来呀。”

3.谢周公

一女子要出嫁,对于那夫妻之事十分恐慌,哭着问嫂子:
“夫妻之礼是何人所制?”
嫂子说:
“周公。”
女子大骂周公不已。
婚后满一月,女子回娘家,问嫂子:
“周公何在?”
嫂子说:
“他是古人,寻他做甚?”
女子说:
“我要做双鞋谢谢他。”

4.七月儿

妻子怀孕七个月就生了。
丈夫怕早产儿养不大。
朋友劝他:
“这个无妨。我爷爷也是七个月出生的。”
丈夫很惊讶:
“那你爷爷后来养大了没呀?”

5.写真

有个人专门给人画像。门可罗雀,没生意。
朋友给他出主意:
“你把自己夫妻画出来贴在门外,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是画像的。”
画匠依言而行。
一日,岳父来串门,指着画问:
“此女是谁?”
画匠答:
“就是令爱。”
岳父又问:
“她为何与这野男人坐在一起?”

6.不准纳妾

某妻,刁蛮狡猾。
夫:
“我想纳妾。。。”
妻:
“你这么穷,哪有钱买妾?你若有钱,我可以答应。”
于是丈夫拼命攒私房钱,又找朋友借了点,拿回家告诉妻子:
“钱攒够了,你看!”
妻子抢过钱来,纳入袖中,盈盈下拜:
“我情愿做小,这钱正好买了奴家。”

7.合买靴

兄弟俩凑钱合买了一双靴子。
白天,哥哥穿着靴子去拜客赴宴,不亦乐乎;
弟弟不甘心,便每天夜里穿上靴子,在屋里一圈一圈不停地走,通宵达旦。
不久,靴子被穿破了。
哥哥跟弟弟商量,再合买一双靴子。
弟弟说:
“我还要睡觉呢。”

8.偶遇知音

某书生爱弹琴,常感慨知音难觅,郁郁不乐。
一日在房中抚琴消遣,忽闻隔壁有叹息之声。
书生大喜:
“原来知音在此!”
去邻家叩门。
开门的是个老妇,哭着说:
“触景生情啊,我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,先生您弹的太像他了。呜呜呜。”

9.箭靶助阵

武官随军作战,眼看要败,忽然天降神兵,助其反败为胜。
武官大喜,磕头谢恩,问神姓名。
神说:
“我是箭靶神,前来报恩。”
武官问:
“小将我有何恩于您?”
箭靶神答道:
“感谢你在练武场上,从不曾伤我一箭。”

10.训子

富翁有个儿子,老大不小了,还不识字。
于是给儿子聘了个老师。
老师从最简单的开始教:“一”字是一画,“二”字是二画,“三”字是三画。
儿子乐坏了,把笔一扔:
“爹,我已经完全掌握文字的内涵了,还用老师干啥!”
富翁大喜,辞去了老师。
一日,富翁想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,让儿子代写请帖。
从清晨等到中午,还不见写成,便去找儿子。
只见儿子一边奋笔疾书,一边骂骂咧咧:
“半天才写了五百画!姓什么不好,他妈的偏偏姓万!”

11.不怕死的

媳妇怀胎十月,临盆时难产,几欲疼死,折腾两三天才把孩子生下来。
对丈夫说:
“我差点死了。所幸是个男孩,可以传宗接代,咱俩就别再同床了。要是再怀孕,我就肯定活不成了。”
丈夫只好答应,自己搬到偏房去睡。
转眼过了两个月。
这天夜里,丈夫灭烛登床,正要睡觉,忽有人敲门,丈夫吓了一跳:
“谁?”
只听门外媳妇笑道:
“不怕死的来了,快开门!”

12.天报

老和尚到竹园内大便,却不小心被竹尖插入菊花。
叫疼不止。
小和尚见了,合掌道:
“阿弥陀佛,报应啊报应。你也有今天。”

13.启奏

有个官员,被妻子踩坏了乌纱帽。
怒而奏曰:
“臣启陛下,臣妻罗唣,昨日相争,踏破臣的纱帽。”
皇上传旨:
“卿须忍耐,皇后有些惫赖,与朕一言不合,平天冠打得粉碎。你的纱帽只算得个卵袋。”

14.家属

官老爷坐在堂上,众人中忽然有人放了个响屁。
老爷怒道:
“把屁给我捉拿归案!”
差役回禀:
“老爷,屁是一阵风,早吹散了,叫小的如何捉拿?”
老爷大怒:
“为何徇私枉法,放走了屁!定要拿到!”
差役无奈,出去转了一圈,捧着一坨屎回来:
“报告老爷,正犯跑了,拿得家属在此。”

15.武弁夜巡

武官在城中巡夜。
有个人犯了宵禁,被武官捉住。
这人自称是书生,与同学研习功课,因此回来晚了。
武官说:
“你既说自己是书生,我且考你一考。”
书生:
“您请出题。”
武官开始思考。
时间过了很久。
武官:
“哼,便宜了你,今天恰好没题。”

16.屌叹气

新到任的官老爷,想雇几个跑腿跟班的。
招聘要求:必须是亲兄弟三人,一个胖子、一个高个儿、一个矮个儿。
有一户人家,兄弟四人,一胖三矮。哥几个私下商议:
“我们四个,胖、矮俱有,就少一高个儿。莫不如将两个矮子摞起来,再缝个长裤子,冒充高个儿。这不就满足条件了?”
四人依计而行。
官老爷见之大喜,又是赏钱又是赐酒,带着他们出门。兄弟们很得宠。
唯独被骑在下面的矮子,又累又憋屈,在裤子里长吁短叹,骂骂咧咧。
官老爷听见,大惊:
“下面甚响?”
三人惊慌失措:
“启禀老爷,这是大屌叹气。”

17.怕冷

甲问:
“世间何物不怕冷?”
乙答:
“鼻涕。专在天冷时出来。”
甲又问:
“何物最怕冷?”
乙答:
“屁。刚从菊花里出来,马上又往鼻孔里钻。”

18.劈柴

老父亲跟儿子劈柴,孙子在一旁看热闹。
儿子扶着木头,父亲用斧往下劈,结果误伤了儿子手指。
儿子骂道:
“老乌龟,你眼瞎吗?”
孙子见爷爷被骂,怒道:
“狗日的,怎么跟你爸说话呢!”

19.考文章

教师在骂学生。
某监生(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)恰好路过,问教师:
“您打算怎么教训学生啊?要打?要罚?还是关禁闭?”
教师说:
“出个题目,罚他们写篇文章。”
监生不悦:
“罪不至此!你这就太过分了!”

Ps:明清时期,有些监生是靠关系或用钱捐来的,没有真才实学。

20.斋戒库

有个姓齐的监生,家资甚富,但不怎么识字。
一日,知府大人派差役买东西,写了个单子:
“讨鸡二只,兔一只。”
差役也不识字,便去求齐监生。
监生念道:
“讨鸡二只,免一只。”
于是差役只买了一只鸡回来。
太守大怒,问过差役,遂命人拘拿齐监生来问。
适逢太守有公干,暂将他收入斋戒库,等候问讯。
齐监生进入库内,见碑上“斋戒”二字,大吃一惊,然后呜呜哭了起来。
旁人问何故,他说:
“你看这碑上‘齐成’(齊成)二字,乃是家父姓名!不知谁将我先人灵位建在此,睹物伤情,焉得不哭。”

21.大方打幼科

大方脉(给大人看病的医生)踩住小儿科(给小孩看病的医生)痛打。
旁人劝解:
“你俩是同行,何苦如此?”
大方脉说:
“列位有所不知,这厮实在可恶。
我医过的大人,一经我手,立刻投胎转世成孩子给他医;
可谁想他医过的孩子,一个也没长大成人给我医。”

22.书低

书生租了一间僧房来读书。
结果每天都出去游玩,一玩就是一整天。
终于有一天,书生喊书童:
“取书来!”
书童去找僧人借了一本《昭明文选》。
书生看了看:“太低太低!”
书童又拿来《汉书》。
书生:“低!”
书童又拿来《史记》。
书生:“还是低!”
僧人惊诧不已,前来问他:
“此三部书学问甚高,熟读其一,足称饱学。足下俱都嫌低,真乃大才啊!”
书生:
“你说啥呢?我要睡觉,取书作枕头。”

23.借牛

有人送信,向一富翁借牛。
富翁恰巧正接待客人,不想暴露自己不识字,于是打开信封装作看信。
看完对送信人说:
“知道了,一会儿我亲自过去。”

24.忍屁

有个女的,老放屁。
新婚那天,随嫁的有一个老妈子、一个丫环。
还没等拜堂,她忍不住放了个屁。赶紧对身边的老妈子说:
“这老妈子,不体面!”
不一会儿,又放了一屁。又瞅着丫环说:
“这个丫头,恁可恶!”
随后上前拜堂,又放了一屁。
左右看看,老妈子、丫环都不在,没人可赖,只好说:
“这个屁股,好不正经。”

25.兄弟认匾

兄弟三人都是近视,一同去朋友家拜访。
堂上悬挂一匾,上写“遗清堂”。
老大说:
“原来他有此隐疾,不然怎么叫‘遗精室’呢。”
老二端详许久,说:
“非也。想必他是好道教,故取名‘道情堂’。”
兄弟俩争论不休,对老三说:
“你眼神最好,你来评评理。”
老三瞪眼瞅了半天:
“你俩真逗,这哪有匾啊!”

26.拜堂产儿

有个新娘子,刚拜完堂,就生了个孩子。
参加婚礼的客人都惊呆了。
婆婆觉得羞愧,急忙把孩子抱走藏起来。
新娘子说:
“哎呀,早知道婆婆这么喜欢孩子,我就把家里老大老二都领来了。”

27.两来船

一男子乘船,把手搭在窗外,被对面过来的船夹伤了手指。
回家后告诉妻子。妻子吓坏了,嘱咐道:
“你可千万别在船边小便啊。”

28.扇尸

丈夫死了,妻子拿着扇子,不停地扇丈夫的尸体。
邻居问:
“天气寒冷,何必扇他?”
妻子擦擦眼泪说:
“我男人临死前跟我说:‘你要想嫁人,必须等我尸骨寒了。’”

29. 罚真咒

丈夫想去小妾房里过夜,骗妻子说:
“我要出恭,去去就来。”
妻子不许。
丈夫就发誓:
“我若去别处,就变成狗。”
妻子拿绳子,一端系在他脚上,才放他走。
丈夫出了门,解开绳子系在一只狗腿上,兴高采烈地找小妾去了。
妻子久等不回,就往回拽绳子,一直收到床边。
发现拽回来一只狗。
妻子大惊失色:“真灵啊!”

30.正夫纲

有一帮惧内的人,因受尽老婆荼毒而走到一起,约定互为声援。
这天,他们纠集了十个人,正聚在一起歃血盟誓,不料被众老婆发现,一齐杀了过来。
其中九人吓得东跑西窜,作鸟兽散;
只有一人正襟危坐,不为所动。
那九人躲在远处,敬佩不已:
“他竟能这样镇定,该让他做大哥。”
不一会儿,老婆们都走了。
大家上前察看,原来那人被吓死了。

31.篦头

有个仆人,负责给主人梳头。
仆人家里被偷了,第二天去给主人梳头,满脸愁容。
主人问其故。答曰:
“一生辛苦所积,昨夜被盗。仔细想来,只当是替贼梳了一辈子头。”
主人怒而逐之。另换一人。
这新来的就问:
“前一个给您梳头的,为何不用他了?”
主人俱述前言。
新来的听罢大笑:
“哈哈哈,这么不会说话的,只配给人家弄屌。”

32.索谢

穷人患了腹泻,请医生调治。
对医生说:
“家贫,付不起药钱。待我病好之日,请您吃饭吧。”
医生答应了。
药到病除。
穷人又不想请客,就诈称腹泻未止。
一日,医生见他大便,偷偷跟去,发现他拉出的都是干屎,大怒,指着屎质问他:
“拉了这么好的屎,为何还不请我吃?”

33.跳蚤药

一人卖跳蚤药,招牌上写:“卖上好的跳蚤药。”
买药之人问:
“这药如何用法?”
答曰:
“捉住跳蚤,以药涂其嘴,顷刻即死。”

34.取耳

有个剃头匠,顺便给人掏耳朵。
才掏右耳,客人痛极,问剃头匠:
“左耳还掏吗?”
剃头匠说:
“等右边掏完,再掏左耳。”
客人说:
“哦,我以为你要从右边直接掏过去呢。”

35.作诗自娱

许义方之妻刘氏,以人品端正自许。
许义方出远门,第二年归,问妻子:
“独处无聊,没跟邻里亲戚走动走动吗?”
刘氏说:
“自从夫君外出,奴家闭门自守,没出过大门半步。”
义方感叹不已,又问:
“何以自娱?”
答:
“偶尔作诗,以排解苦闷。”
义方欣然,让她取诗来看。
展开诗卷,只见第一篇题目为:
“月夜招邻僧闲话。”

36.锯箭竿

有个闲汉,去演武场看热闹,身上误中一箭。
去找外科医生。医生说:
“小事一桩。”
遂用小锯,锯掉外露的箭竿,拿了钱就要走。
闲汉问:
“留在里面的箭怎么办?”
医生答:
“那是内科的事。”

37.燃衣

一人性子急,一人性子慢。
冬日,两人围炉饮酒。
性急者不留神,衣角被炉火所燃。
性慢者见到,从容道:
“有一事,我见之已久,欲言又恐君着急,不言又恐不利于君。究竟言之耶?不言耶?”
性急者:
“休得聒噪,究竟何事?”
性慢者:
“炉里的火,烧了你的衣裳。”
性急者忙拽衣而起,怒道:
“既然如此,何不早说?”
性慢者:
“啧啧啧,外人说你性急,果然如此。”

38.医赔

某医生,医死了人家儿子。
事主要去官府去告他,医生害怕,把自己儿子赔给了人家。
没多久,又医死了人家仆人。
只好把家里惟一的仆人赔给人家。
过了几天,夜里又有人来敲门:
“我家夫人生病,烦劳医生去看看。”
医生听了,对妻子说:
“真气人,那家想必是看上你了。”



39.识气

有一瞎子,鼻子极灵,擅识气味。
有个秀才拿《西厢记》给他闻。
瞎子说:“《西厢记》。”
秀才问:“何以知之?”
答:“有些脂粉气。”
又拿《三国志》给他闻。
瞎子说:“《三国志》。”
问:“何以知之?”
答:“有些兵气。”
秀才惊诧不已,又将自己的文章给他闻。
瞎子说:“此是你的佳作。”
问:“你怎知?”
答曰:“一股屁味。”

40.较岁

夫妻有一女儿,刚刚一岁,便有人来给两岁的儿子提亲。
丈夫怒道:
“欺人太甚!我女儿一岁,你儿子两岁;等我女儿十岁,你儿子就二十了。岂能许配给如此老的女婿!”
妻子劝丈夫:
“你糊涂啊!咱女儿今年虽是一岁,等到明年此时,便与他儿子同岁了,多般配!”

41.复跌

有个人不小心摔了一跤,刚爬起来又跌倒了。
十分懊恼:
“特么的!早知还要摔这一跤,我便不爬起来了!”

42.看脉

有个医生,医死了人。人家罚他拉磨,把十担麦子磨完才放走。
第二天,又有人来敲门:
“请医生去看病。”
医生答应:
“晓得了。你先回去把麦子准备好,我这就去。”

43. 痴疑生

一秀才,痴而多疑。
夜里秀才躲在暗处,待妻子从旁经过,突然扑过来抱住。
妻子惊恐万分,叫骂起来。
秀才大喜:
“我家出了个贞洁烈女呀!”
秀才读史书,读到不平之处,必拍案而怒,咬牙切齿。
一日,读到秦桧杀岳飞,不觉发怒,拍桌大骂不止。
妻子劝他:
“家里这十张桌子,已被你拍坏八张。这桌子还得留着吃饭呢。”
秀才怒叱:
“你莫不是与秦桧通奸了?”
遂痛打其妻。

44.葡萄架倒

有个官吏惧内,一天被妻子抓破了脸皮。
第二天上堂,太守见而问之。
官吏搪塞道:
“晚上乘凉,葡萄架倒下,因此刮破了。”
太守不信:
“这一定是你妻子抓破的,我这就派差役把她捉来,给你报仇!”
不料太守的老婆在后堂偷听到,怒气冲冲奔出堂外。
太守慌忙无措,对官吏说:
“你且暂退,我家葡萄架也要倒了。”

45.退热

小孩发高烧,吃了医生的药就死了。
小孩的父亲跑去找医生理论,医生不信,亲自前往验看。
摸了摸小孩的尸体,说:
“你亏心不亏心?你让我给他退热,现在全身都冰凉了,反倒来责备我。”

46.固执

父子俩都极犟,从不肯让人。
一日,父亲留客吃饭,让儿子进城买肉。
儿子买了肉正要出城,正碰上一人对面而来。
两人各不相让,怒目而视,对立良久。
父亲久等不回,找到此处。
见此情形,对儿子说:
“你快拿肉回家去,我替你跟他耗着。”

47.请下场

有个武官惧内,脸上、身上常有伤痕。
同僚愤愤不平:
“你可是冲锋陷阵、发号施令之人,却受制于一女子,颜面何存?”
武官:
“哎,弱势太久了,已经振作不起来了。”
同僚:
“刀剑士卒,皆可以助威。等她再要咆哮,就事先令军士披挂,枪戟林立,站于两旁,然后与之相持。她慑于军威,还敢不服!”
武官从之。指挥着队伍拉开阵势,弓上弦、刀出鞘,威风凛凛站在演武场中。
他老婆看见,大喝一声:
“你装模作样,想要干什么?”
武官听了,不由胆寒,把刀一扔,扑通一声跪下了:
“并无他意,请姑奶奶下场指导指导。”

48.活脱话

父亲告诫儿子:
“但凡说话,要活脱些,不可把话说死。”
儿子问:
“如何才叫活脱?”
父亲教他:
“比如说邻居来借东西,就要分情况,不可说有很多,也不可说很少;也有家里有的,也有家里无的。这便活脱了。”
儿子牢记在心。
一天, 父亲不在家,有客来访:
“令尊在家否?”
儿子答:
“我也不好说多,也不好说少;其实也有在家的,也有不在家的。”

49.追度牒

地方官到寺院游玩,问和尚:
“你吃荤吗?”
和尚说:
“不怎么吃。只是在饮酒时,略吃一点。”
地方官怒道:
“如此说来,你还喝酒!?”
和尚急忙解释:
“嗨,也不怎么喝。也就是老丈人来串门时,陪他喝点。”
地方官怒极:
“你还有妻子!?真不配为出家人!明天我就对县官说,把你的文书度牒都收回去。”
和尚说:
“这个不劳您费心,三年前我偷东西被抓时,就收回去了。”

50.下饭

父有二子,家中贫穷。
二子同餐,问父用何物下饭,父曰:
“古人望梅止渴,咱们就望墙上挂的咸鱼,望一眼吃一口,这样就下饭了。”
二子依法行之。
忽然次子叫道:
“哥哥多看了一眼!”
父曰:
“咸死他。”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笑林广记五十则